首页
问答
医院
医生
案例
知识
林晓曦
林晓曦 主任医师
实名认证 专业认证
性别: 注册: 2021-10-25

擅长:眼部整形,胸部整形,皮肤美容

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教授,从业29年。本科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医疗系,后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获整形外科博士学位,耶鲁大学、哈佛大学医学院和纽约大学医学中心整形外科访问学者。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整复外科科副主任、激光美容科科主任。长期从事整形和美容外科一线临床工作,熟练应用显微重建外科、美容外科、激光及介入治疗等相关技术,擅长面部整形美容、面部年轻化、血管瘤和血管畸形、体表肿瘤和胎记等治疗。尤其在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的研究和临床诊治上,积累了很丰富的经验,处于国内较领先的地位。承担了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等多项国家和上海市科研课题。多次应邀在哈佛大学医学院波士顿儿童医院、麻省总院(MGH)、耶鲁大学医学院整形外科、以色列Sheba医学中心等做邀请演讲;应邀在日本、韩国、以色列、北欧等国家的整形外科年会,以及亚太头颈外科大会、ISAPS、IPRAS、IMCAS等国际和国内大会上作邀请专题报告。现担任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常务委员及美容外科学组组长、上海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分会血管瘤与脉管学组组长等学会任职。具有良好的绘画技能和美学修养,曾获得全国书法大赛一等奖和省级专业绘画比赛二等奖。有助于针对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手术设计,易化疑难的器官重建或修复方面的难题。发表论文160篇,其中SCI论文30篇,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启明星(后)、曙光学者、医苑新星、交大晨星学者等人才计划。作为主要负责人获国家公益性行业专项2项、国家自然基金4项及市局级以上课题共20项,获得发明专利1项。作为第1完成人获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华夏医学科技奖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二、 三、三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上海医学科技奖、 明治乳业生命科学奖和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奖等奖项和荣誉。近年来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了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上海市卫生系统重 要疾病联合攻关项目、上海领军 人才计划、上海市曙光学者计划、 启明星追踪计划、启明星计划、医苑新星等多项国家和上海市研究课题和人才培养计划。作为课题组副组长,承担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项目课题。 业务擅长:1、面部年轻化、眼鼻整形面部整形、乳房整形、血管瘤和血管畸形、体表肿瘤和胎记。2、 除皱术、眼袋去除、提眉术,填充剂/肉毒素注射美容、激光/射频/等离子除皱润肤等手术与非手术治疗。 社会职责:中国整形美容协会理事,微创与皮肤整形美容分会副会长,激光美容亚专业委员会主委;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常务委员;美容外科学组组长;上海市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分会血管瘤和脉管畸形学组组长;面部年轻化学组(筹)副组长;国际血管瘤与脉管畸形研究学会活跃会员(ISSVA active member); PRS(Plastic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 Global Open Associate Editor ;中国医师协会美容与整形医师分会微创抗衰老亚专业委员会执行委员 ;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脉管学组委员 ;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微创硬化治疗技术推广委员会委员、介入微创外科学组副组长 ;中华医学科技奖评审委员会委员;卫生部科技项目评审组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议专家;中华医学会医疗鉴定专家库专家。 教育经历:1992本科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现复旦大学医学院)医疗系,1997年获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整形外科博士学位。是耶鲁大学医学院(2005)、哈佛大学医学院(2007)及纽约大学医学中心(2008)整形外科的访问学者。 工作经历:1992.7-1997.10 上海第九人民医院整形外科住院医师,博士研究生;1997.11-1999.10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第九人民医院整形外科主治医师;1999.11-2003.10 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整形外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2003.11-今 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整形外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2014.11-今 上海第九人民医院 专业技术二级岗位。 林晓曦医生善于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手术设计,倾力平衡求医者之得失,使美容外科和面部轮廓整形的病例较易于达到或接近患者的需求。并善于利用显微外科手段,易化疑难的器官重建或修复方面的难题。擅长体表肿瘤和胎记的治疗,尤其是在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的研究和临床诊治水准上,积累了很丰富的经验。在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的分类、细胞学特性和病因学研究、疑难病例的特异性诊断和治疗开发上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推进,熟练掌握并能创造性地应用各种动静脉畸形、静脉畸形、葡萄酒色斑的专项治疗技术,同时把美容性、个性化的整形设计观念带入到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的序列治疗计划中。 学术成就:《载药微球在肿瘤与非肿瘤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从ISSVA2020看国际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研究与发展的新趋势》、 1例复杂静脉畸形的靶向治疗、 Er : YAG激光治疗小儿上唇先天性黑色素痣的临床疗效、 VISIA定量检测非剥脱点阵激光治疗面部毛孔粗大的疗效、 I型神经纤维瘤病发生与恶变相关基因的生物信息学数据分析、 光学透明剂对脉冲染料激光治疗葡萄酒色斑效果的影响、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对静脉畸形硬化治疗中硬化剂选择的参考价值、 基于上颌前及颧前间隙口腔前庭切口内固定眶隔脂肪重置术纠正睑袋和泪沟畸形、 头面部动静脉畸形的治疗:根治性无水乙醇介入与手术的综合运用、 婴幼儿血管瘤外用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婴幼儿血管瘤消退后远期纤维脂肪残余及皮肤质地改变、 婴幼儿血管瘤瘤体内注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改善睑颊结合部的术式进展及其在现代下睑成形术中的作用、 普萘洛尔和噻吗洛尔对血管瘤干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毛细血管畸形-动静脉畸形综合征2的临床诊断及遗传学依据、 激光美容进展(2018-2019年)、 点阵射频微针改善下面部与颈部松弛的初步临床研究、 疣状静脉畸形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眼周动静脉畸形:临床分型和治疗策略、 联合用药栓塞硬化治疗静脉畸形的进展、 肢体部葡萄酒色斑血流灌注量与脉冲染料激光治疗效果的关系: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 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的研究现状与思考(2018)、 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的诊疗进展(2018-2019)及关键性问题、 遗传学与精准医疗时代的整形外科、 长脉宽Nd:YAG激光治疗浅表静脉畸形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静脉/淋巴管畸形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非常时期整形外科医生的责任与担当、 颅外动静脉畸形的诊治进展及其关键性问题、 颅外动静脉畸形的遗传学与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0金币数
10 经验值
144主页被访
0粉丝

最近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