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问答
医院
医生
案例
知识
张富强
张富强 主任医师
实名认证 专业认证
性别: 注册: 2021-10-25

擅长:牙齿治疗

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1951年生于上海,1976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获医学硕士学位和医学博士学位。现为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修复教研室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修复科学科带头人, 郑州大学口腔医学院兼职教授兼任亚洲齿科修复学会主席,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修复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医学计算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口腔医学会副会长, 上海口腔医学研究所副所长; 国际牙医师学院院士、国际牙科研究会会员、世界牙科联盟会员、国际组织工程学会会员、上海口腔医学生物工 程学会委员;上海口腔医学杂志副主编,中华口腔医学杂志、实用口腔医学杂志、临床口腔医学杂志、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华西C腔医学、北京口腔医学等杂志编委。2009年被卫生部办公厅聘为卫生部临床路径技术审核专家委员会专家,荣获卫生部“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中央保健工作先进工作者”称号,获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校长奖”等。并获国家特殊津贴。 从事口腔医学修复学专业,结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除对常规的固定修复、活动修复、全口义齿修复治疗有较高的诊治技能外,对牙周病口腔修复治疗、牙列重度磨损合重建治疗、疑难病例的联合修复治疗、咬合病的修复治疗等有较深的诊治经验和临床研究。 教育经历:1973年09月-1976年12月 上海第二医学院 本科(学士); 1990年09月-1993年06月 上海第二医学院 研究生(硕士); 1973年09月-1976年06月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研究生(博士)。 工作经历:1976-至今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医师; 1986年-1993年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主治医师; 1993年-1996年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 口腔修复科 副主任 副教授; 1996年-2012年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口腔修复科 主任 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修复教研室 主任; 2012年-今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修复科 学科带头人。 业务擅长:各类牙列缺损、缺失的固定、活动修复,尤其擅长疑难病例的活动固定联合修复治疗。 奖励奖项:1. 国家政府特殊津贴国务院1999.4.6; 2. 中央保健工作先进工作者.中央保健委员会.2005.12; 3. 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卫生部.2006.12; 4.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校长奖”.上海第二医科大学.2005年; 5. 突出贡献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2010年; 6. 震旦奖.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会.2012年。 主要科研奖项: 1.圆锥型套筒冠可摘义齿对牙列保存的临床应用研究 上海市卫生局第二届医疗成果三等奖 1998.2 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1998.12 卫生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1998.12 2.SJ-1型插销式附着体固定活动联合修复的开发与临床研究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01 3.JJ-型磁性固位体的研制及其临床应用研究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2003.12 4.牙列缺损修复设计的仿真系统开发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05.12 5.《口腔修复基础与临床》 第八届华东地区科技出版社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 2005 6.《附着体义齿》 华东地区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 2006 7.三维视觉测量体系的研发及在颜面缺损数字化诊疗中的应用 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医学创新研究奖 2009 科研成果:多年来发表学术论文266篇(第一作者54篇,通讯作者212篇),专著41部(主编10部)。领衔主持科研项目16项。 主要专利: 1. 张富强. 磁性固位体 实用新型.专利号:ZL 99 2 52230.7. 1999年 2. 张富强. 冠外附着体 实用新型.专利号:022172106. 2003年 3. 张富强. 可切削着色氧化锆陶瓷及其用途 实用新型.专利号:2006 1 0117627.0. 2008年 4. 张富强. 一种石英纤维桩的制备方法 实用新型.专利号:200710170709.6 5. 张富强. 凝胶成型氧化锆全瓷基底冠的制备方法. 发明专利.专利号:ZL 2012 1 0109672.8。 主要论文: 近五年:Jing Qiu, Fuqiang Zhang.Nasal prosthesis rehabilitation using CAD-CAM technology after total rhinectomy: a pilot study.Support Care Cancer.2011;19:1055-1059 Jing Qiu,Jian Sun, Fuqiang Zhang.A pilot study in the 3D registration of structured-light facial data with spiral CT images of the facial defect.Virtual and Physical Prototyping.2011;6(3),September:149-156 Yuhua Wang,Fuqiang Zhang.Investigation of a new 3Y-stabilized zirconia with an improved optical property for applications as a dental ceramic.Journal of ceramic processing research.2011;12(4):473-476 Chun Xu, Yi Hao, Fuqiang Zhang.Apoptotic gene expression by 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cells following cyclic stretch.Journal of periodontal research.2011;46:742-748 Weiqiang Yu,Fuqiang Zhang.In vitro behavior of MC3T3-E1 preosteoblast with different annealing temperature titania nanotubes.ORAL DISEASES.2010,16(7):624-630 Weiqiang Yu,Fuqiang Zhang.In vitro corrosion study of different TiO2 nanotube layers on titanium in solution with serum.Colloids and Surfaces B: Biointerfaces 2011;84:40–405 Weiqiang Yu,Fuqiang Zhang.Osteogenic gene expression of canine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 and bacterial adhesion on titanium with different nanotubes.J Biomed Mater Res Part B: Appl Biomater.2011;99B:207–216 Limin Gao, Fuqiang Zhang.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microstructure of mullite modified zirconia ceramic for dental applications(SCI:0.386).Journal of Ceramic Processing Research.Vol.12, No.6, pp.640-645(2011) Xin Cao, Weiqiang Yu, Fuqiang Zhang.RGD peptide immobilized on TiO2 nanotubes for increased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 adhesion and osteogenic gene expression(SCI2.3).J Mater Sci: Mater Med.(2012) 23:527–536 Weiqiang Yu, Fuqiang Zhang.Microarray-based bioinformatics analysis of osteoblasts on TiO2 nanotube layers(SCI3.5).Colloids and Surfaces B: Biointerfaces 93 (2012) 135– 142 Songmei Zhang, Fuqiang Zhang.Bacterial diversity of subgingival plaque in 6 healthy Chinese individuals (SCI:0.206).Experimental and therapeutic medicine.2: 1023-1029, 2011 Jian Sun,Fuqiang Zhang.The application of rapid prototyping in prosthodontics (SCI:1.009).J Prosthodont 2012 Dec;21(8):641-644 Weiqiang Yu, Fuqiang Zhang.The effect of Ti anodized nano-foveolae structure on preosteoblast growth and osteogenic gene expression .J Nanosci Nanotechnol.2014 Jun; 14(6):4387-93. Jiayin Ma, Chun Xu, Fuqiang Zhang.Cyclic stretch induced gene expression of extracellular matrix and adhesion molecules in 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cells.Archives of Oral Biology.60 (2015), pp. 447-455

0金币数
10 经验值
140主页被访
0粉丝

最近动态